我的戰“疫”日記丨王坤:“疫”往無前,青春綻放 二維碼
發表時間:2022-04-18 15:07作者:王坤口述 張曉榮整理 “疫”往無前,青春綻放
2022.04.05 “請立即到醫院做核酸檢測,準備支援吉林長春!”疫情就是命令,接到指示,我懷著激動而又忐忑的心情,我鼓足勇氣,懷著堅定的信心,光榮的成為了一名“援吉戰士”,心中默默祈禱著:“長春,加油!一汽,挺住!我們二汽來了!”
2022.04.06 整備行囊,我們提前到達醫院集合,領導們像囑咐著出門遠行的孩子,仔細的交代著,眼中流露著不舍,但又包含著期待,因為我們都明白,是使命,亦是擔當,短暫的告別后,我們便踏上了去往吉林的路上。到達武當山機場,各支援吉隊伍蓄勢待發,都期盼著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。三個小時的飛行,我們安全到達長春機場,出登機口,便看見工作人員舉著“感謝您!湖北白衣天使”“吉林人民謝謝您”字樣,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到了那種迫切希望與滿懷感激。去往駐地的大巴上,看到昔日繁華都市那門可羅雀的景象,心中有種莫名的傷感,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不正是2020年春天的我們嗎?生于華夏,何其幸甚!放心吧,同胞們!我們一起努力,并肩戰斗!
2022.04.07 站在窗前,眺望著遠方,靜靜思索中……出于人性化的考慮,讓我們休整了一天,完善需要填報的表格,個人信息,熟悉標示標線圖,學習防護服流程再學習等等。六點一刻,清晨的陽光便灑在窗臺上,推開窗簾,外面仍舊十分的寂靜,不曾想,它的繁華與熱鬧,已然被籠罩,期待著它早日恢復健康。吉林終有吉臨時,長春定復往長春!
2022.04.08 今天,我們進入了療區,按照平時的學習和規范,我們做好二級防護,相互檢查符合要求后,一起到達指定的診療區,與其他兄弟單位的老師們共同熟悉著工作環境,學習醫療系統,了解工作模式……相信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與磨合梳理,我們定能早日戰勝這場疫情!臨近下班時,37床老太太發生病情變化,為87歲患者,端坐呼吸,有呼吸困難和缺氧癥狀,給予低流量氧療,但癥狀仍不能緩解,或許是在急診長期工作的緣故,出于本能,我與鄖西的一位老師立即為患者建立好靜脈通路,當醫生下達醫囑后,我們仔細核對,給予患者平喘藥物泵入,采集動脈血氣分析,為后續的治療積極爭取了時間,希望老太太能早日康復!
2022.04.09 通過老師們的細心摸索和梳理,制作好了護理各班工作流程,經過學習和熟悉后,今天工作分工非常明確,交接班也更加流暢,工作起來也變得更加有條理,與小組內的老師們配合也越來越默契。有此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,何愁疫情的陰霾不破?長春的人民和工作人員非常的熱情,也十分細致,對我們的日常生活起居照顧的也很周到,但想著當地的物資也很緊張,所以我要與他們共同分享,將一些食物和水果贈給那些需要的人,并附上了一份愛心紙條。
2022.04.10 今天,我們上凌晨的夜班,穿脫完畢,檢查好后進入療區,與上一班的老師進行細致的交接,按照之前的安排和分工,我與鄖西的老師負責消殺工作:配置消毒液、檢查各病室門口的消毒物資、進行空氣和環境消毒、物表擦拭、垃圾分類消毒清運……凌晨兩點,暗黑的過道里,寧靜中夾雜著患者些許的“鼾暢淋漓”,對!有“大白們”忙碌的身影,他們可以放心入睡,因為有“大白們”的堅守,護他們健康周全! 2022.04.18 今天,是我們到吉林長春支援的第12天。早上,10點49分,妻子打來電話,電話那頭急促和迫切的聲息讓我有種不祥的預感,“爺爺過世了”,說完這一句便掛了電話,我拿著手機,有些不知所措,心里感覺一陣發涼,嘴唇也有些瑟瑟發抖,眼睛里也含著淚水,哽咽著,不知道應該怎么辦…… 一邊是疫情,一邊是親情,此時此刻的我,還必須堅守在一線,希望他老人家泉下有知,原諒孫兒的不孝!只能在兩千多公里之外深深的為您鞠上一躬,“孫兒在外地執行任務,抗擊疫情,這里的人民群眾還需要我們,不能送您最后一程,希望您老人家諒解,愿您在另一個世界一路安好,等孫兒回來,再到您墳前給您磕頭!” 援吉英雄王坤掠影: |